学习园地
红酸枝简介
发布时间:2015-11-10  作者:张淑萍  浏览:170
        红酸枝是热带常绿大乔木,因新切面有酸枝木特有的酸香气,故称之为酸枝。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中南美洲的热带地区。老红木,广东多称为红酸枝,长江以北则称为老红木。(其实要按照分类来说,老红木也只是红酸枝里面的一种,他们并不能混为一谈,我们在这就暂不做详细介绍)它与黄花梨等同属豆科植物中的蝶形花亚科黄檀属。其木质与颜色相似于小叶紫檀,年轮纹都是直丝状,鬃眼比紫檀大,颜色近似枣红色。其木质坚硬、细腻,可沉于水,一般要生长500年以上才能使用,它区别于其他木材的最明显之处在于其木纹在深红色中常常夹有深褐色或者黑色条纹,给人以古色古香的感觉。其制作家具的工艺也和紫檀木一样,即最后的工序应使用调匀底色,然后烫蜡的方法,千万不能使用普通硬木的做法---用漆。因为老红木饱含蜡质,只需打摩擦蜡,即可平整润滑,光泽耐久,给人一种淳厚的含蓄美。如果采用现代的擦漆工艺,恰恰掩盖了其木质的优良本性和纹理的自然之美。在明清两代,老红木与小叶紫檀、黄花梨并称为宫廷专用的“三大贡木”。  偏红色系的红酸枝木:心材新切面柠檬红、红褐至紫红褐、常带明显黑色条纹,密度重,主要产地为中南半岛。心材材色也是有深有浅,色浅的偏黄色,纹理较直。  市场上多见的红酸枝木纹理较直,有局部似黑酸枝木的栗褐色条纹,业内有称之为“绿筋”,就像人皮肤下的青筋——血管。质优的久置则木色变深,深枣红色至紫红色,色泽颇似檀香紫檀,木质细腻不亚于卢氏黑黄檀,是为红酸枝木的上品。  偏褐色系的红酸枝木:心材新切面紫红褐或暗红褐色,常带黑褐或栗褐色细条纹,产于东南亚。质优的心材紫红色或暗红褐色,弦切面带似黄花鱼腹部鱼皮纹。红酸枝木中还有纹理特别的类型。有弦切面带似肌肉纤维一样的浅色条纹,略似鸡翅木“V”形纹理的;也有弦切面花纹扭曲夸张艳丽的。    红酸枝具有以下特性:    ①红酸枝开锯时,木材散发一种辛香,闻之有酸辛味。    ②颜色:一般为赤红色和深红色,在空气中氧化可呈暗红色。    ③木质:坚而重,结构细腻、油质重,可沉于水。[1]    ④鬃眼:细、小而密。    ⑤纹理:木纹质朴美观,优雅清新,有深褐色或黑色直丝状条纹。  白、红酸枝区别  红白酸枝主要有两方面的区别:一、材色。红酸枝木材颜色为红偏紫,颜色较深且容易变深,放置时间越久会越深紫色甚至接近黑色,也就是有很深的色素,用酒精沾布擦拭会得紫色,一般称之为老红木,此材有丰富的油质(红酸枝毛细孔里的不是水分,是油质与胶质) ,是近代高级家具用材。白酸枝性质与红酸枝多有接近,但色素较淡,也不容易变深,一般称真红木或红木。二、毛细孔。白酸枝的毛细孔较小,红酸枝的毛细孔较大。  《红木》国家标准中并没有“白酸枝”的名称,只是业内对颜色浅一些、材质差一些的红酸枝木的不规范称谓。但是不管是所谓的“白酸枝”还是红酸枝,只要确实属于这一类木材,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等权威鉴定机构都只鉴定为“红酸枝”,不鉴定到树种,并且不证明产地。但是,红酸材又确有材质上较大的差异,和木材价格上的差异,这就给消费者选购带来了很大难度。不仅仅是消费者,有时连一些厂家都搞不清楚。据听说,老挝和缅甸交界处所产的一些红酸枝原材,其材质就介于老挝和缅甸材中间,其心材颜色也有深有浅。有些心材,刚切开时颜色浅,在空气时暴露一阶段后颜色就变深了。有些木材商就把这部分颜色变深的木材挑出来,当老挝材卖,确实也蒙过了不少厂家。   材质识别红酸枝家具市场上有许多红酸枝材质的家具,很受消费者欢迎。但是,由于红酸枝原材料产地的不同,其材质也有差异,因而原材价格便也有差别。市场上普遍认为,颜色深一些的红酸枝质量优良,而颜色浅一些的红酸枝则材质不如颜色深的好。正是由于二者原材料价格的差异,有的厂家便将有些颜色浅些的红酸枝染色。那么,如何对成品家具进行两种材质的鉴别呢?在此归纳为“三看”,供读者参考。一看新茬。这位总经理用一把小刀,在一件红酸枝柜门里侧刮了几下,但见木屑落下,里面露出了新的红茬。他讲,如果里面露出白茬,说明这材料是染过色的。只要不是上漆的家具,这种方法就适用。  二看纹理。一般说来,颜色深的红酸枝密度大,年轮紧,纹理清晰而顺直。而颜色浅的红酸枝相对密度小,年轮松散,有些发暗,表面看上去像有一层雾气。三看黑筋。深颜色的红酸枝黑筋多而明显,和它的枣红底儿黑红分明。而浅颜色的红酸枝较少有黑筋,即使有也不如前者明显。